连续的大跌之后,市场终于迎来了大反弹。前期的大跌,已经隐含了绝大部分悲观预期。股价对于疫情反复、美联储紧缩、中美利差倒挂等风险的反映都会逐步钝化。而昨日的反弹主要是迎来了两方面的利好:
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表明稳增长策略再陆续加码落地。
二是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市场预计国产新冠口服药要来了。那么疫情的不确定性将会减缓。
那么大盘是否到底了呢?因为猜测底是依靠理性的分析而得出,但底是非理性而砸出来的。所以市场上对底猜测都没有准的。不过结合跌幅、政策以及疫情等综合因素,我们认为当前阶段对后期的反转是值得期待的,但长阳之后必定会进入震荡确定期。也就是说底是一个过程,并且认为当前就是底部区域。所以后期是可以考虑逢低加仓或补仓,特别是基金经理能力强的基金,当然最好是适当的波段操作,减少持有成本。
一、国产新冠特效药
4月26日晚间,新华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与河南真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真实生物同意新华制药为其拥有的阿兹夫定等产品在中国及经双方同意的其他国家的产品生产商和经销商。真实生物官方也表示,根据初期临床试验,阿兹夫定显示出显著的抗新冠病毒活性,对患者展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能显著缩短病人的核酸转阴时间、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此前,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建东在某个行业会议上也介绍了阿兹夫定在治疗新冠适应症上的研发情况和进展。据他介绍,目前对于新冠治疗,中国医学科学院提出了“A+B”方案,即阿兹夫定与可利霉素的组合,其中,可利霉素是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的药。阿兹夫定加上可利霉素,不仅抗病毒,同时清除其他引起病毒的感染因素,达到一个双保险的效果。
目前,公司正全力以赴,争取尽快推进阿兹夫定治疗新冠肺炎药物上市。目前,阿兹夫定也成为进度比较快的国产口服抗病毒药物之一,并已在中国、巴西及俄罗斯分别开展III期试验,其中,在巴西开展的针对中重度新冠肺炎患者的III期试验(NCT04668235) 预计在2022年4月完成,针对轻症患者试验(NCT05033145)预计2022年7月完成。
二、中央财经委员会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主要议题
2022年4月26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召开,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会议强调,“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统筹发展和安全,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和发展模式,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从一季度专项债发行来看,截至3月底,今年新增专项债券额度已发行1.25万亿元,占提前下达额度的86%,相比去年发行额增加了1.23万亿元。其中,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等10多个省份已全部完成提前下达额度发行工作。在本次会议思想指导下,预计二季度基建仍将继续发挥作为稳增长首要抓手的作用,对应到金融领域,宽信用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
基于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00万人的目标,根据第二三产业真实GDP与新增就业之间的数量关系,以及社会融资与二三产业GDP之间的数量关系,我们对全年社融增速进行情景分析。在几种可信情景下,全年社融增速的预期值均处于11.5%-12%之间。这说明,即使不考虑全年GDP的增长目标,仅为实现新增就业目标,社融增速也需要在现有水平上有一定幅度的提升。
回顾历届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会议主题往往是下一阶段市场重要的投资线索。考虑到稳增长政策推进下基建持续发力方向已定,后续支持政策陆续进入落地阶段,以及近期消费端稳增长举措接连出台,后续重点关注两条投资主线:一是受益于政策支持且疫情影响逐步削弱下,赶工需求释放带来的建筑建材、建筑装饰等基建链条;二是比较充分且受益于疫情边际好转的食品饮料、餐饮旅游、酒店、汽车、家电等消费板块。
三、当前点位估值怎么看?
4 月 26 日收盘至 2886.43 点,这一点位与 2007 年 3 月初的水平相当。但由于盈利水平不同,同样的点位对应着不同的估值。事实上,在过去15 年中,当前上证综指的市盈率和市净率估值分位分别处在 14.3%和 0.3%的低分位水平。
分行业来看,当前市盈率、市净率在过去15年中均处在10%以内分位水平的行业有计算机、通信、纺织服装、医药生物、石油石化、环保、非银金融、传媒、电子。可以看出,成长性行业占了大半部分,即成长性行业的估值已经接近历史底部区域,而部分周期板块虽然处于低位,但由于前景较差,故而导致无人问津。
另外,当前低点也离2800点是一步之遥,而前期2800点则分别发生在2020年4月和2019的8月。通过对比,可看出各行业所处的估值水平。从市盈率对比看,目前 传媒、通信、有色金属、纺织服装、电子、 非银金融、石油石化、 国防军工、环保、计算机等处在较低估值位置。也就是上游企业和部分成长性行业。
四、上中下游谁赚钱?
统计局4月27日公布,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9555.7亿元,同比增长8.5%,回升3.5个百分点。其中3月利润增速12.2%,大幅上升7.2个百分点。其中,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9.5%,较前值上升2.8个百分点;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2%,回升4.9个百分点。
从三大行业利润占比看,1-3月采矿业利润占比小幅回落至19.6%,但仍明显高于去年水平;制造业利润占比由75.7%进一步降至75.4%;电力业利润占比回升0.9个百分点至5%。
(1)采矿业:1-3月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同比增长151.1%,增速小幅回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同比增速上升33.7个百分点至189%。
(2)制造业:1-3月制造业31个行业中16个行业利润均取得同比增长,个数较前值略有增加。制造业行业间继续呈现分化:部分去年利润增长较快的上游行业,如石油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等,利润出现明显回落;多数中下游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速回升或降幅收窄,例如电器机械器材制造业、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但由于疫情对供应链形成冲击等原因,汽车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降幅继续扩大。
(3)电力热力燃气业:1-3月电力热力业利润同比下降35.2%,降幅收窄13.9个百分点;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速同样有所回升。
从上中下游结构来看,一季度上游利润占比约53.5%,虽较前值有所回落但仍为历史次高,而一季度下游消费制造业利润占比再度下降2.4个百分点至16.1%,因此上游对中下游盈利的挤压仍然严重。后续来看,海外输入性通胀压力犹存,但力度将有所减弱,因此对工业企业成本率的抬升空间有限。预计行业利润分化格局短期将持续,但呈现边际改善状态。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