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放量冲高是何意?通胀、美债和特别国债,怎么看?
日期:2022-05-12 15:02:47  来源:择尔裕金融

周三,市场放量冲高,盘面赛道股领涨,从而带动了创业板与科创板指数大涨,而近期持续大涨的题材股则出现了冲高回落,特别是午后的杀跌,带动了指数回落。最终创业板大涨3%,而上证指数盘中一度大涨超2%,尾盘仅涨0.75%。

image001.png

对于周三市场的放量快速拉升,主要有三个利好。一是CNBC消息,拜登10日表示,他可能会取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部分关税,以帮助控制美国不断上涨的消费者价格;二是美债收益率持续回落,目前十年年期已经回到3%以下;三是市场传言发行2万亿,甚至2.6万亿特别国债,主要用于稳增长、促消费和常态化核酸。

对于后市,我们认为:近期市场处于终结2863.65起来的四连阳后的震荡夯实,在3000点附近反复争夺后再次向上选择方向,不过要注意的是目前有一次运行至3100点附近,这也是前期四连阳的高位区间,能否强势突破是后续行情展开的关键。未来量能若不能持续下预计会有分化,但3000点下方就是底部区域的判断没有改变。

方向上,稳增长和高景气仍是两条主线,具体基金上,建议继续关注分红主题的基金、周期主题基金(配有煤炭、基建、地产、化工等)、高景气主题(如新能源、半导体、军工、医药等)。

下面我们将对以上提到的三点影响大盘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央行也公布了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结合其内容,分析并研究后期是否有概率发行特别国债。

一、通胀

美国4月CPI同比上升8.3%、环比上升0.3%,超过市场预期的8.1%与0.2%。具体来看,能源项同比上升30.3%,环比下降2.7%,环比增速较3月份大幅下降13.7个百分点,反映俄乌冲突对于原油等大宗商品的冲击在美国能源消费市场已经基本消化。

image002.png

食品项同比上升9.4%,环比上升0.9%。其中居家食品同比上升10.8%,创1980年11月来最高。核心CPI数据显示当前美国内生通胀动能保持强劲,其中核心商品环比增速转正,主因新车价格上涨以及二手车价格下跌幅度收窄,在交通运输服务通胀以及住房通胀的推动下,核心服务环比增速则有所提升。

image003.png

由于美国消费仍较强劲,因此美国通胀也持续高位攀升,其中耐用品、能源相关项以及住房租金是推升CPI同比不断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从边际上来看,目前美国耐用品消费涨势已有所放缓,且能源价格在高基数基础上进一步大幅抬升的空间相对有限,因此美国通胀压力可能会在未来几个月开始见顶。

image004.png

欧洲也面临较大通胀压力。2022年4月,欧元区4月调和CPI同比增长7.5%,续创1997年纪录以来新高。欧央行行长拉加德表示能源价格上涨是高通胀的主要原因,且能源成本推高了许多行业的价格从而使价格上涨变得更加普遍,同时供应瓶颈持续和需求随着经济开放而复苏也将继续对价格构成上行压力。英国3月CPI同比录得7%,创1992年4月以来新高(图10)。部分受此影响,英国央行在5月议息会议上继续加息25bp至1%,为2009年以来最高水平。

image005.png

因此目前来看,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面临较大的通胀压力,且短期内可能难以明显缓解,后续可能需要更大力度收紧货币政策以实现令通胀大幅回落的目标。所以所以拜登确实很可能会取消对中国产品加征的部分关税,以应对通货膨胀。

而对于国内的通胀,央行在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表示,要谨防输入性通胀压力。“密切关注物价走势变化,支持粮食、能源生产保供,保持物价总体稳定。”对国内通胀的判断仍是CPI中枢温和抬升,PPI延续总体回落态势,但也要谨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调整”,近期美债收益率明显上升,美元走强,人民币汇率短期有一定的贬值压力。

4月份,CPI同比上涨2.1%,环比上涨0.4%;PPI同比上涨8.0%,环比上涨0.6%。数据均有超预期,那么我们也就理解了央行对于输入性通胀的担忧了。

image006.png

4月通胀同比较前值扩大0.6个百分点。八大类中,食品烟酒和交通通信同比上涨较为显著。而衣着,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同比增速均有小幅下降。对于食品的上涨,或是因为疫情期间物流成本上升,加之囤货需求增加。

image007.png

猪肉方面,4月CPI猪肉环比上行1.5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3.3%,降幅较上月大幅缩窄8.1个百分点。或因疫情生猪调运和出栏均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叠加囤货需求的增加,短期生猪供需得到改善,但当前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在4000以上的高位,所以猪肉更多是反弹,而不是反转。

image008.png

4月PPI同比上涨8.0%,高于市场预期的7.8%,较前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分项来看,PPI环比的回落集中在石油、有色、化学纤维、化学原料等上游品种,伴随俄乌冲突的影响逐渐被吸收,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动能持续衰减。而计算机、印刷、医药等中下游行业价格表现依然偏弱,消费需求不足的影响还在延续。

image009.png

往后看,在去年的高基数背景之下,PPI全年回落趋势不变,但俄乌局势和疫情反复带来的供给问题将使得2022年大宗商品的绝对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而这将在一定程度上放缓PPI回落速度。

二、美债

美联储在5月会议上表示并未积极考虑75bp的加息,市场对短期加息路径有所下修,情绪一度受到提振。鲍威尔否定了75BP的加息,美联储大概率将在在未来几次会议加息50BP,将联邦基金利率快速升至中性水平。

image010.png

鲍威尔对于中性利率给出了2%-3%之间的宽泛预期,这大概率在9月就将达到。但利率达到中性水平后是否还要继续提升,鲍威尔表示将在那时再考虑,加息路径的不确定性仍存。因此,美债利率的上行有部分原因也来自于对于远期政策不确定性的补偿。

image011.png

不过,由于部分金融条件边际已经比较快的趋紧,所以美债利率抬升的斜率大概率会开始放缓,且进一步抬升的幅度也会相对有限,包括美元指数亦是如此。以全球视角来看,其实还有一层很重要的逻辑在于目前各国政策分化其实加深。各国诉求的分化也间接性的给每个国家想要实现自身的目标被动增加了难度。

image012.png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控通胀可能会阶段性地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可能会先看到美国控通胀、压制风险偏好,使得全球经济受到一定的抑制、风险资产和商品价格降低;在压制通胀后,才能看到后续阶段风险偏好出现起色,从而再度恢复全球经济信心。即便各国主观意愿上可能仍延续自身政策方向,但资产价格的客观表现上,可能仍会先受到美国政策收紧的影响。

image013.png

顺着这个逻辑,对中国来讲,其实相对比较明确的一点在于当前稳增长的难度可能有所提升。那么当经济回升可能比较慢,或者难度比较大的时候,其实还是需要更进一步去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引导。央行名义上没有进一步放松,实际上可能还是会继续引导利率下行,并通过货币市场利率、银行负债端利率等,传导到资产端。

image014.png

在央行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详细阐述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工农中建交邮储等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制银行均已于4月下旬下调了1年期以上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总体来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可促进存款利率下行,进而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实际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后续或将推动LPR下调。所以这对A股而言将是一种中期的利好。

image015.png

三、特别国债

这一次的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与以往不同——先报忧再报喜。突出强调了“近期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对经济运行的冲击影响加大”。并明确了对部分行业的影响,如餐饮、零售、旅游等接触性消费转弱,部分领域投资仍在探底;一些企业出现停产减产,市场主体困难明显增加;货运物流和产业链供应链运转出现摩擦,经济循环畅通遇到制约。

并且,报告中新增“支持各地从当地实际出发完善房地产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结合全国多地房地产销售政策已经开始逐步放松,预计后续地产市场将在“房住不炒”的总基调下,相对更加积极。

image016.png

如果说在本轮疫情爆发之前,经济政策还可以保持“小步快走”、“恰到好处”的风格边走边看,那么在疫情再次对经济产生意外冲击以后,出台更多稳增长政策来提振总需求已经迫在眉睫。而如上所述,货币政策一是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二是掣肘较多,当前加速出台更加直接的财政、产业政策显然更为适宜。

一季度基建增速高增的背后是一般公共预算和与项债超前发力:2022年一季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全年支出迕度的23.8%,为近三年最高值;一季度新增与项债共发行1.3万亿,其中提前下达额度累计发行1.25万亿,占全年新增额度的34.2%。

image017.png

随着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与项债额度逐步投入使用,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格局。若要加大基建投资提振经济,基准情形下,假设全年基建增速达到10%,在扣除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项债以及其他资金来源外,根据粤开证券的测算目前尚需财政投入资金2.4万亿元。

image018.png

当前,留给政策对冲的时间越来越少,要实现全年稳增长的任务,需要逆周期调节在短时间内提振总需求,而最有效的工具就是政府主动加杠杆。疫情的爆发给经济增长带来了新的挑战,意味着逆周期政策需要有更大的力度。基于历史经验和当前实际,年内发行特别国债的必要性上升、操作上可行。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16.png

往期回顾:

出口被转移到越南?人民币贬值利好谁?谁受损?

节后首个交易日,军工为何上涨?受益政策反转地产怎么看?

为何而长阳?2800点便宜吗?

你参与3000点保卫战了吗?究竟谁在卖出?

市场为何看起来这么混乱?

阅读 189.9w
转发 74.7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