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A股终于迎来反弹,个股呈现普涨态势,受“停贷”风波影响的金融、地产以及相关板块出现了反弹。但在官方的积极响应之下,我们还是持续之前的观点,即停贷事件带来的影响是短期的,上周的大跌更多是情绪化的影响。所以指数继续下跌的空间较为有限。
市场对利空消化之后,多方有望因此展开反攻。下半年股市的核心驱动将由分母端逐渐向分子端过渡,但伴随着后期防疫政策的逐步放开,下半年经济基本面修复的底层逻辑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对于大盘中期趋势仍然乐观。
上周国家统计局发布了6月经济数据:1)中国二季度GDP同比增长0.4%,预期增1.1%,一季度增速4.8%;2)中国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预期4.5%,前值0.7%;3)中国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1%,预期降0.5%,前值降6.7%;4)中国6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6.1%,预期增5.9%,前值增6.2%;5)中国6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5%(5月为5.9%)。
一、总量增长低于预期,分项高于预期
从总量上看,二季度GDP增速是低于预期1.1%的。但从分项看,有明显的超预期,其中,仅工业增加值和房地产投资增速不及预期,其余社零、投资及出口均超预期,从这个角度或许暗示了二季度经济总量不及预期的背后主要受供给端工业生产的拖累。
分产业来看,第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同比分别增长4.4%、0.9%和-0.4%,均较一季度出现回落。第一产业同比增速虽然连续五个季度下降,但增速水平甚至好于疫情前水平;第二产业在6月份迎来较强修复,制造业PMI录得50.2%重回景气区间,但相较历史同期,仍然较弱;第三产业受疫情冲击最大,未来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往后看,全年实现4%以上的增长难度不大,因为下半年只要达到5.33%即可实现,而要达到5%以上,则需要政策继续维稳经济,如货币政策的财政政策将要继续发力。
二、生产端:正在恢复,后期还有恢复空间
6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3.9%,较5月回升3.2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8%,说明生产仍在积极修复。分三大门类看,6月份,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较上月增加1.7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3.4%,较上月上涨3.3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3%,较上月增加3.1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汽车制造业当月同比改善最为明显,6月汽车制造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这与6月以来稳增长政策以及汽车购置税等促销费政策发力有关,也有部分积压订单释放的因素在。汽车行业兼具科技含量高、涉及产业链广、工业产值大等特点,是可与房地产媲美的重要经济推手。
根据汽车工业协会数据,6月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249.9万辆和250.2万辆,环比分别增长29.7%和34.4%,同比分别增长28.2%和23.8%,结束下降趋势。上半年,汽车产销量同比降幅比前5个月分别收窄5.9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对汽车产业恢复贡献较大,上半年产销量分别达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8.2%和115%,市场占有率达21.6%。在大的政策基调下,汽车行业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下半年将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三、投资端:地产较差,制造业和基建向好
从当月增速来看,6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5.6%(前值为4.6%,上升1个百分点),地产、制造业、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9.4%、9.9%和12%(前值分别为-7.8%、7.1%和7.9%),分别变动-1.6、2.8和4.1个百分点。可见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贡献增加,地产仍是主要拖累项。
其中,制造业投资的小幅抬升与同期企业中长期贷款的回暖互相印证,显示了疫情形势好转后,企业投资活动在稳步开展。当前制造业投资的增速已经显著高于疫情前的中枢,未来伴随出口的减速、以及价格因素影响的弱化,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会逐步回落。
6月基建投资增速创年内新高,成为投资的主要贡献项。6月广义基建投资当月同比增速达12.0%,较前一月提高4.1个百分点,目前为今年年内最高增速。这一方面是由于项目陆续复工,另一方面是由于稳增长政策发力扩投资,截至7月9日,各地共发行新增专项债券3.42万亿元,在发行进度上明显快于历年同期,在具体落实上,共支持超过2.38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1.08万个,新建项目约1.3万个,下半年基建继续保持强劲的确定性较高。
地产投资走弱,修复受阻。2021年起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同比增速逐月下降(今年3月累计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当月增速中,今年1-2月同比增速回升,超出市场预期,但3月再次下降,4月受疫情影响降幅扩大,5月降幅稍有收窄,但仍比3月降幅要大,6月投资增速降幅拉大。另外,6月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为95.40(低于5月的95.60),从这些数据来看,说明目前地产市场景气较弱,需求似有改善但可持续性存疑,地产投资修复仍遇到较大阻力。
四、消费端:数据大幅改善
6月社消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1%,增速由负转正,较5月的-6.7%提高9.8个百分点,改善幅度较大。6月季调环比增速为0.5%,较5月进一步提高,但相较于历年同期,仍处于相对低位。由于6月CPI同比增速回升至2.5%,消费回升一部分是由于价格的贡献。分类来看,线下消费已有所修复。6月商品零售和餐饮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3.9%和-4.0%;线上消费和线下消费同比增速分别为8.2%和1.0%。
从行业角度来看,对6月社零形成明显正向拉动的主要有汽车、石油及制品、粮油食品以及中西药品,这背后主要在于汽车促销费政策在6月明显发力叠加之前积压订单的释放,俄乌冲突悬而未决带动国际油价高位波动、国内成品油价格调高,另外疫情缓和之后堂食放开对猪肉等线下消费需求释放,除此之外,化妆品、金银珠宝等可选消费在6月也明显呈现补偿性增长,与此同时,家具、建筑及装潢材料等房地产后周期产业消费则在地产疲态下继续拖累整体社零。
五、总结
总体来看,6月经济数据整体处于合理区间之内,不过市场对数据的反应偏向于负面。主要在于工业生产和房地产投资不及预期。尤其是房地产投资的再度下滑,结合近期市场关注的“断供潮”和7月地产销售高频数据走弱,市场对房地产行业担忧较大,进而对经济前景也有所怀疑。
从防范金融风险角度看,根据2021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对银行偿付能力的宏观情景压力测试,在轻度压力情景(2022年实际GDP增速为4.78%)且不考虑储备资本的情况下,2022年30家大中型银行中有一家银行未能通过测试(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任何一项低于7.5%、8.5%和10.5%的监管要求)。
在防范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之下,政策端不会允许30家大中型银行出现资本充足率不达标的情况,这从侧面说明4.78%是今年经济增长的重要下限。经济增速低于4.78%,自然意味着局部金融风险上升,当然,因为目前银行拨备覆盖总体较高,再加上央行的支持,目前金融风险总体可控,不过局部压力还是不能排除。
以2020年疫情冲击后经济恢复的经验来看,今年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逐级抬升。但考虑到出口的减速和房地产行业面临的困境,预计下半年经济恢复的力度和高度弱于2020年。因此,“稳增长”与“促需求”仍需持续发力,当前“货币政策料将继续维持宽松,资金料将继续维持低位,社融料将难以强劲回升”的格局不会发生改变。
对于股市而言,政策面与资金面将继续利好市场,在经过两个多月的大涨之后,市场出现一定的回调是很正常的走势,反而是前期没有来得及加仓的投资者上车机会。未来或在3200点附近存在着支撑,因此建议投资者可继续持有基金,不过大方向建议关注成长型基金为主。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