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连续4天反弹之后,两市昨天迎来了调整,不过个股仍然是活跃的。隔夜美股大幅走高,带动了A股今天高开高走,不过盘中创业板因新能源走弱,一度出现翻绿。可见A股是独立于世界的,但临近中午,指数在券商股的带动上快速反弹,盘面有高低切换的迹象。指数的上涨可以助力个股,但从中期来看,很多行业是独立于指数的。因此,只要控制好仓位,持有景气度向好的行业,是完全可以脱离指数谈机会的。
对于隔夜海外市场的大涨,主要原因还是美国劳工部发布7月CPI数据,整体通胀压力如期缓和,且降幅高于预期,抑制美联储激进加息预期。这让纳斯达克又进入到了技术上的牛市,这一轮美股我们虽然讨论得少,但节奏踩得非常准,这点可以从我们的周报中看出。而市场上的很多专家、基金经理、首席们还在看空美股,包括现在。主要原因是他们抛开个股谈指数,仅仅从几个宏观数据就得出美股还要跌。
先看美国的通胀,美国7月未季调CPI同比8.5%,预期8.7%,前值9.1%;未季调核心CPI同比5.9%,预期6.1%,前值5.9%。季调后的CPI环比为0%,是过去两年最低;核心CPI环比为0.3%,是过去一年最低。值得注意的是,本月CPI同比是2021年2月以来首次低于市场预期,具有一定的信号意义。
主要分项中,7月能源和商品分项同比分别为32.9%、6.9%,分别较上月下降8.6、0.2个百分点;食品和服务分项同比分别为10.9%、5.6%,分别较上月抬升0.5、0.1个百分点。从环比来看,绝大多数细分项的环比涨幅低于上月,仅家庭食品、医疗护理商品的环比涨幅比上月小幅抬升。整体看,能源和商品分项下行带动美国7月CPI出现明显回落,但食品和服务分项仍对CPI构成支撑。此外,在整体CPI中占比高达三分之一的住宅分项同比继续升至5.7%,但上行速度有所放缓。
利率期货数据显示,CPI数据公布前,市场预期9月有70%的概率加75bp,11月加50bp或25bp,12月加25bp,之后大概率停止加息。CPI公布后,市场预期9月加75bp概率低于50%,后续加息预期保持不变。此外,CPI公布前后市场均预期最早可能在明年6月开始降息。
总体来说,美国通胀回落还未形成趋势,尚不能排除美联储年内加息至4%的可能性。不过鉴于通胀数据比就业对于美联储加息的指引性更强,将在美联储9月20至21日的议息会议前发布的8月通胀数据至关重要,若届时通胀持续下降,则可以基本排除9月加息75bp的可能性。而近期将是美股的“黄金窗口”,特别是以纳斯达克为代表的成长股,因此相关的QDII指数基金可继续持有。
另外,国内也公布了通胀数据,由于国内通胀数据整体上对市场影响较小,因此关注的人可能不多,不过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数据来判断经济情况以及央行对未来的货币政策态度。
昨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7月份,CPI同比上涨2.70%,前值上涨2.50%,预期上涨2.90%,环比上涨0.50%,前值环比持平;PPI同比上涨4.20%,前值上涨6.10%,预期上涨4.90%,环比下降1.30%,前值环比持平。
7月份CPI同比上涨2.70%,较上月抬升0.20个百分点,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其中食品项拉动CPI同比上行约1.12个百分点(上月0.51个百分点),非食品项拉动CPI同比上行1.56个百分点(上月2.01个百分点),因此与上月相比,食品项同比拉动上行而非食品项商品同比拉动下行,同时可以看到猪肉价格对CPI同比上行拉动0.27个百分点(上月为-0.08个百分点)。
统计局解释,可能受前期生猪产能去化效应逐步显现、部分养殖户压栏惜售和消费需求恢复等因素影响。往后看,能繁母猪存栏量自去年6月见顶以来,已持续一年有余,猪价上行的趋势基本确立。另一方面,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相对高位,生猪存栏去化仍不明显,年内猪价继续上行的斜率不会太高。但由于基数较低,可能会带动CPI的上行。除了猪价以外,由于多地持续高温的天气影响,鲜菜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9.2%转为上涨10.3%。
核心CPI由前值的1.0%回落至0.8%,去年基数的抬升有一定影响,但环比0.1%也弱于过去5年的均值0.26%,受疫情反复的影响,居民消费需求仍然不强。
7月份PPI同比上涨4.20%,低于市场普遍预期,地产投资持续下行带动国内工业品需求普遍回落同时部分工业品库存压力明显增大,PPI同比和环比均落态势延续并且PPI环比由正转负录得-1.30%。大类来看,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5.00%而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70%,分别较上月同比增速回落2.50个百分点和持平。
在工业生产者主要行业出厂价格中,同比增速靠前的行业仍然聚焦上游,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43.90%)、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28.60%)、煤炭开采和洗选业(20.70%),但是三者同比增速分别较上月大幅回落10.50个百分点、6.10个百分点和10.70个百分点,而受到国内地产投资需求持续走弱影响,黑色商品尤其是钢材热卷品种库存压力明显增大,并通过价格负反馈效应倒逼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我们看到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同比回落25.60%、环比回落6.10%,同比以及环比价格降幅分别较上月扩大7.70个百分点和4.20个百分点;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回落9.50%,环比回落6.20%,同比以及环比价格降幅分别较上月扩大5.80个百分点和3.10个百分点。
最后央行发行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我们认为有以下主要关注点:
预计稳增长政策仍会继续。报告新增“当前全球经济放缓、通胀高位运行,地缘政治冲突持续”、“国内经济恢复基础尚需稳固”,与政治局会议基调一致,预计稳增长政策仍会继续。
货币政策估计继续宽松。报告中新增“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预计货币政策仍将保持宽松。对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新增用好“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结构性工具具有精准性,对于信贷投放有促进作用。6月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41%,同比下降0.52个百分点。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16%,同比下降0.42个百分点,整体处于低位,但房贷利率相对较高,预计可能会下行。
最后,央行提到了密贴关注,一是“密切关注国内外通胀形势变化,不断夯实国内粮食稳产增产、能源市场平稳运行的有利条件,做好妥善应对,保持物价水平基本稳定。“7月CPI同比上涨2.7%,PPI同比涨幅继续回落至4.2%,对国内通胀的判断仍是在合理区间,但也要谨防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二是“密切关注主要发达经济体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调整的溢出影响,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近期2-10年美债收益率倒挂加剧,美元指数走强,人民币汇率短期贬值压力仍存。央行对汇率的表述总体与一季度报告相一致,“以我为主兼顾内外平衡”,或体现出目前的汇率水平仍在央行认定的合理区间水平内,一定程度上为国内货币政策创造空间。
结合通胀来看,今年1-6月CPI累计同比上涨1.7%,PPI同比涨幅逐渐收窄,预计今年物价涨幅仍将运行在合理区间,有望实现全年CPI平均涨幅在3%左右的预期目标,从7月通胀数据看,国内外通胀压力略有减轻。总体来看,预计下半年我国通胀水平仍会有所抬升,但幅度估计不太大,货币政策仍将宽松,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因此,对于权益市场,我们认为没必要悲观,流动性充裕对市场就是最大的利好,只不过仍有一些因素限制A股的上涨,具体可见上一篇文章分析。而前文提到的行业,我们继续看好高成长性的新能源、国产替代且处于相对低位的科技股,而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传统行业机会或难有较好的表现。对于消费,目前的利好就是PPI下降、CPI上行,从而提升了消费股的利润,但仍有疫情的担忧,因此消费类基金可以考虑定投或波段操作。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