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市场震荡加大,板块的轮动也非常快。比如之前涨得最好的光伏,近日就因为受限电,硅料产出不及预期,以及通威进军组件板块,市场担心会对行业格局造成一定冲击。一系列因素影响,光伏出现了较大的回调。
周一新能源车在“国常会决定延续实施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购税等政策,促进大宗消费。”利好的推动下新能源车产业链个股大幅上涨,带动了大盘的上涨。而今天,光伏、储能再次领涨大盘,其他低位的周期股也跟随上涨。不过昨日出现补涨的元宇宙、锂电、医药等个股又陷入了调整。
另外,周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较上一期均有所下调,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分别较上一期下调5个和15个基点。下调的点数基本在预期之内,因此对于股市的影响相对有限。那么为何五年期LPR下调幅度较大呢?
五年期LPR下调幅度较大原因在于:7月信贷数据全面下行,居民部门已经出现资产负债表衰退,均指向当前房地产业下行压力较大。降LPR是推动地产需求端恢复的重要一环,而且有助于降低居民存量贷款负担,缓解新旧信贷利率不同引发的“提前还贷”压力。目前房地产贷款整体供求失衡,本身支持银行主动下调5年期LPR。
而一年期LPR又为何仅为5个基点呢?自2019年LPR改革之后,1年期LPR始终与MLF同步调整,本次仅下调5BP,一是由于2019年以来1年期已经调整较多,企业加权贷款利率也在持续下行。二是由于本次5年期下调幅度大,银行净息差面临一定压力,不支持1年期LPR等幅度下调,体现出差别化和侧重点。
客观看,当前流动性已近乎“泛滥”,贷款利率也已降至历史低位。二季度以来,银行间市场流动性十分充裕;央行Q2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披露的数据也显示,6月贷款利率为4.41%、连续3个季度下滑,其中住房贷款利率单季更是大幅下滑0.87个百分点,接近历史低位。换言之,当前无论是资金的“量”还是“价”,均不是制约宽信用的主要因素,也指向进一步降息的实质效果可能有限。而需求不足、信心不足才是当前经济的真正“痛点”。
就地产而言,本次降息后房贷利率理论上已降至历史低位,但并不意味着地产就能避免“硬着陆”风险。加上本次,年初至今5年期LPR已累计下调35BP,叠加5月15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还把房贷利率下限调低了20BP,年内房贷利率理论上已下调55BP,首套房贷利率最低可降至4.1%(近年来最低为2009年Q2的4.34%)。
然而,即使房贷利率降至历史低位,但在居民收入、房价预期等出现大幅改善之前,地产恐较难明显修复,再考虑到当前政策的重心是“保交楼”,不是“保房企”也不是“保房价”,所以相关的行业仍存在着风险。对于此,我们继续建议投资者不要冒着风险去接盘相关的基金,比如地产、建材、家居、家装等产业链基金仍不是买点。
往后看,再降准降息仍可期,疫情演化和地产走向是关键考量,短期关注9-10月可能的对冲性降准。降准方面,考虑到9-10月专项债务限额可能落地(预计1.5万亿左右),叠加9-10月MLF分别到期6000亿、5000亿,预示9-10月央行可能会实施对冲性降准;降息方面,经济恢复情况是核心考量,若后续疫情持续恶化,或者地产延续大幅走弱甚至“硬着陆”了,央行仍可能继续“被迫”降息。
对于债券市场而言,考虑稳信用的目标仍需流动性宽松配合,结合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删除了“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的表述,央行短期内大规模收紧流动性的概率有限,因此降息后资金面宽松的可持续性存在想象空间。尽管上周在MLF净回笼、税期走款等因素冲击下,资金面出现了边际收敛,但由于目前短端利率已对资金面可能的波动进行了定价,只有资金利率中枢的显著抬升才会带来明显的冲击,当前幅度的收紧整体冲击仍相对有限,且周五尾盘资金面出现了转松的迹象,目前来看本周资金利率大幅收敛的概率不大,在这样的状态下债券市场的整体环境仍然相对有利。因此,债券基金仍可继续关注或持有。
对于股市而言,赛道股出现了明显下跌,除了某些基本面的扰动之外,可能与部分赛道存在拥挤迹象相关。比如光伏板块,上周的成交金额占比已经到了历史最高值。通常有所谓“天量天价”的说法,但事实上对于成长板块,往往会因为自身的成长性而不断打破原有的“天量”,因此仅仅从成交量的角度判断一个成长板块是否见顶是不够完整的。而高拥挤成长板块的成长性并没有改变,因此在基本面没有开始下行或者基本面分歧不大的情形下,一般不太会出现太大的调整风险。当下或许并非趋势拐头之时,因此新能源赛道我们仍然继续看好,相关的基金也可继续持有。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