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海内外股市集体调整,A股还会涨吗?
日期:2022-10-20 11:28:31  来源:择尔裕金融

周三,海内外股市展开了调整,A股在连续反弹了4天后出现调整,我们认为是良性的,也是适合预期的,只是个股的调整力度大于预期,这或是人民币贬值导致了外资的流出,从而加大了调整的力度。目前看来美元离岸人民币继续创出新高,达到了7.26,所以A股预计短期上冲的动力或不足,未来需要关注国内是否有政策面的转变。

image001.png

另外,周三欧美股市是先涨后跌,主要是由于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十四年高位,市场对美联储更大幅度加息的预期,抑制了财报季开局良好带来的乐观情绪,其中对利率敏感的科技跌幅居前。10年期美债收益率最高升14个基点,自2008年7月以来首次涨穿4.1%。30年期长债收益率升超12个基点,上逼4.15%再创九年高位。对货币政策更敏感的两年期收益率升12个基点,至4.556%的十五年最高。

image002.png

美国财政部拍卖120亿美元20年期国债,得标利率4.395%,前次为3.820%。20年期美债价格跌幅扩大,其收益率日内整体涨幅扩大至超过11.0个基点,刷新日高至4.4001%。欧元区国家国债收益率普涨。区域基准10年期德债收益率升9个基点至2.38%,上周曾触及十一年最高2.423%,10年期意债收益率升8个基点,逼近九年高位,法西基债收益率升10个基点。

可见美国实际利率是否见顶将决定着全球的股市走向。未来如果利率见顶,美股将会反弹,优质和成长股将重获投资者青睐;投资级债券将具有吸引力。瑞银认为10年期国债实际收益率每上行10个基点,美股将下行0.8%。相反,股市将上涨。

而对于国内股市而言,人民币的波动或是影响短期走势的主因。当前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突破2019年低点,临近7.30的关口,外部均衡压力在上升,虽然对央行货币宽松的方向影响有限,但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上,央行也需要避其锋芒,较前期更多关注外部均衡问题,不排除后续央行宽松节奏和力度可能受到影响。

image003.png

从历史上看,人民币加速贬值破7后,央行货币政策往往宽而有度且因时制宜,更多采用量宽工具而暂时谨慎动用价格工具,行动和节奏上也会有更多的考量。近日资金面虽然仍然维持宽松,但也出现了边际收敛的情况,资金利率中枢较前期低点有一定的提升,尤其近期央行每次释放稳汇率信号后,资金面都有一定的收敛。也许侧面反映,人民币贬值虽然不会改变央行宽松的大方向,但对央行政策节奏和力度仍有一定程度上的掣肘,尤其资金利率的下限,后续需要重点关注资金利率是否进一步抬升,以及幅度和持续性。

image004.png

央行干预汇市的方式有汇率手段和利率手段两类,近期,央行通过下调外汇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等汇率手段来稳定汇率及预期。

如果汇率继续大幅贬值接近央行心理点位,央行或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市,以稳定市场预期。一般来讲,外汇储备被要求至少能覆盖3个月的进口和所有短期外债,按照2022年3月末我国短期外债占外汇储备比重44.82%与近3个月我国进口金额计算,我国仍有1.06万亿美元左右的外汇储备可以动用,央行干预手段仍然充足。

对于国内的货币政策方面,在地产下行趋势尚未扭转,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偏弱的修复预期之下,央行货币政策宽松的大方向不会改变。但在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这一敏感的时间点上,央行也需要避其锋芒,较前期更多关注外部均衡问题,不排除后续央行宽松节奏和力度可能受到影响。

image005.png

降息降准仍有空间,但人民币贬值压力下央行或克制流动性的进一步全面宽松。可以通过“M2同比-外汇储备同比”来观察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当前M2增速高位,央行或需阶段性控制M2增速来平衡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虽然宽松大方向不变,但短期央行在全面宽松工具上的使用或趋于谨慎。

image006.png

2010年来,四季度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以净投放为主,仅2013和2021年出现小幅净回笼;四季度MLF操作也多呈现净投放,其中2018年央行进行了降准置换MLF到期,释放长期流动性。2018年和2021年四季度,央行分别降准1个百分点和0.5个百分点,2019年四季度,央行降息5bp。今年四季度MLF到期量合计2万亿,仅低于2021年的2.45万亿,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到期量,且当前市场利率明显低于政策利率,出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和平衡银行息差空间的考虑,央行仍有较大概率降准置换MLF。

image007.png

国庆期间国内疫情多点开花,消费和地产低迷,海外市场动荡,全球风险偏好走低,短期人民币汇率加速贬值,或对央行宽松节奏构成扰动,尤其关注资金利率中枢及下限是否进一步抬升,且节前中央继续出台多项政策稳地产,二十大后增量政策仍可期,9月社融超预期反弹后,市场预期10月数据回落走出利空出尽行情,但不排除10月金融数据仍强。因此A股短期调整之后,未来仍继续反弹将是大概率,建议重点关注大会后的政策走向。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择尔裕基金营销数字化管理系统(PC).png

16.png

往期回顾:

报告的5个关注点,医药基金能买吗?

大奇迹日!预期中与预期外的“涨”

3000以下仅现2天,风向转变在即?

三大原因致开门黑,拐点在哪里?

四季度策略|政策增量加码,四季度或再回涨势

阅读 162.3w
转发 63.9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