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市场迎来了反弹,不过分化十分严重。中字头推动了沪指站上3200点,而其他的成长股则全线下跌,主要还是量能有限,资金分流所导致。消息面上,各地大幅优化防疫政策,但有意思的是,食品饮料、消费者服务这两个直接跟疫情政策优化相关的板块涨幅却不如建筑、建材、银行等房地产产业链的相关行业,后者的补涨特征明显。大金融板块全面大涨,也是昨天市场的核心特征。
从11月反弹以来,大金融和出行产业链轮动的特征比较明显,由于疫情政策优化后的扰动可能存在,当前经济增长将依赖于疫情政策优化和宏观政策托底的双轮驱动,这也使得这两个方面可能成为股市的主线。另外,外资重新回流A股,北向资金已经连续6天大幅流入,而近5日线增持仓的行业包含白酒、银行、家电、食品饮料等相对传统的行业。
外资的回流出推动了人民币近日持续大幅升值,美元兑人民币重回7以内。国庆回来后,人民币持续走弱,美元离岸人民币一度创出7.3745高点,当时大盘股也是持续的下跌,上证50当时跌到2018年12月末的低点。近期人民币的升值,使得大盘股的行情可持续性和进攻性仍然较强。
成长板块则受到海外的对华政策的扰动。一方面是网易报道苹果要求供应商加速将部分产能转移出中国大陆,另一方面是美囯商务部公布了光伏电池的反规避调查的初步决定,我们的多家光伏企业涉及到所谓的反规避行为。这使得相关板块反而逆势下跌。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针对光伏电池和组件的反规避调查初裁决定,包括隆基、天合光能、阿特斯、比亚迪在内的4家中国企业,被该局初步裁定存在“反规避行为”。当然这只是初步的裁定,暂时还不具备法律效应。
同时,阳光电源最新交流大幅下调出货指引:今年户用储能出货由10万套下调至6万套,hybrid储能逆变器由20万台下调至12万台,明年户用储能由50万套下调至30万-35万套,储能逆变器由100万台下调至70万台,公司表示下调出货指引主要出于欧洲经济下行、安装工人不足等,因此担心明年需求。
12月4日晚,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某券商组织的电话会议上称:“我们的产品是全覆盖的,部分细分产品有调整很正常。我们上半年户用储能受制于IGBT和电芯,但是下半年出货7000-8000台/月。假设一套挣2000块钱,就算下调3万套也就6000万元利润,占不了什么比例,影响不大。”
曹仁贤表示,户用储能逆变器明年原本预期是80万-100万台,现在是70万-90万台,差别不大,公司只是更严谨一些。户用储能逆变器加上户用储能是很可观的,下调10%-20%很正常,其他地方能补上。分布式逆变器会在200万套以上,明年光伏逆变器出货会在120GW-140GW。
那么光伏板块的高景气度还能否持续呢?
我们认为,随着硅料今年四季度进一步释放,明年硅料仍然有大量产能投放,并且短期已经开始看到硅料端价格出现一定松动,今年组件价格高企的问题有望得到逐步缓解。光伏需求预计明年实现快速增长。欧洲储能景气度仍高。市场目前担心欧洲电价波动,但本质问题是如果俄罗斯对欧洲依然限制供气,气价大概率无法回到战前水平。欧洲户用光伏和储能就具备经济性。同时考虑极低渗透率,渠道覆盖度也有很大提升空间,景气度暂时看不到明显天花板。所以光伏基金经过大跌之后可适当的考虑开始布局,或者加仓。
而对于消费板块,今天也是普遍走高,主要是基于防疫政策的优化,以及海外其他经济体防疫放松后的判断,从各国经验来看,疫情防控政策逐步放松后,除出行链涨幅显著外(有明显的“N”字型特征),房地产、酒精饮料和医药等行业中长期表现相对靠前。全面放开后,以航空为代表的出行链在初期(全面放开后1个月内)表现占优,但拉长时间来看,食品饮料、医药生物(包含医疗服务)和汽车在各国的上涨概率和涨幅更高。
所以当前时点,投资者还可以继续考虑逢低布局调整已久的新能源主题基金,同时也可开始重视大消费主题基金了。新能源车其实也是大消费中的一大行业,不过从海外经验来看,食品饮料、医疗医美、航空旅游、餐饮娱乐等主题也将是最为受益的,所以大消费主题基金如前期有亏损,近期则可开始考虑加仓或布局了。
海外方面,隔夜美股大跌,公布的11月美国ISM非制造业指数意外不降反升,让美联储更有理由为遏制通胀保持货币紧缩。而且有“新美联储通讯社”的记者Nick Timiraos发文称,虽然美联储官员暗示12月加息幅度将放缓至50个基点,但薪资压力将促使联储明年让政策利率升破5%,高于投资者目前预期的利率水平。Timiraos的文章被视为确认了美联储更高的利率将持续更久这一趋势。ISM数据和Timiraos文章公布后,美股大盘和美债价格进一步下挫。
美国11月ISM非制造业指数56.5,预期53.3,10月前值为54.4。50为荣枯分界线。重要分项指数方面:
1、商业活动指数64.7,10月前值为55.7,单月大涨9个点。该分项指数在ISM制造业数据中对应于其工厂产出分项指数。
2、新订单指数56,较10月前值的56.5小幅下滑0.5个点,创今年5月以来最低。预订量的放缓可能表明,在美国通胀居高不下和借贷成本上升的背景下,人们缩减开支,未来几个月的活动可能会放缓。
3、就业指数摆脱萎缩区间,达到51.5,较10月的49.1上升2.4个点。
4、价格指数小幅下跌0.7个点,但仍保持在70的高位,远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表明通胀的降温是缓慢的。这与ISM制造业数据形成一定反差,制造业中的物价支付指数连续八个月下滑,已陷入收缩区,表明供应链压力减轻,商品通胀正在放缓。
5、库存指数为47.9,虽然仍位于萎缩区间,但较10月的47.2小幅攀升0.7个点。与此同时,库存情绪指标降至3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达到44.2,表明更多的服务提供商们认为库存相对于业务活动而言过低。
十三个服务行业在11月份报告了增长,其中以房地产、出租和租赁、采矿、农林渔狩猎的增长居前。美国ISM非制造业数据走强与ISM制造业数据形成鲜明反差。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1月ISM和Markit制造业全线衰退,创两年半新低。
不过同日,标普全球公布的数据呈现了与ISM非制造业不同的景象。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PMI终值46.2,预期46.1,初值46.1。其中,物价输入分项指数终值降至2020年10月份以来新低,物价输出分项指数终值降至66.1,创2020年12月份以来新低。美国11月Markit综合PMI终值46.4,预期46.3,初值46.3。其中,新订单分项指数终值降至46.2,创2020年5月份以来新低,连续两个月萎缩;物价输入分项指数终值降至2020年12月份以来新低。
整体来看,美国经济数据喜忧参半,美联储高官频频发声,称12月加息幅度将会放缓,但本轮加息的峰值或将更高。加息的时间多长,周期的终端利率是多高,均是目前美股面临最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美股未来震荡或将加大,而且道指也处于相对高位,不排除有较大的回调压力,而纳指则处于相对的低位,但在加息周期中科技股会相对承压,因此美股可谨慎持仓或保持定投。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