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A股风格全面转向大消费,如食品饮料、白酒、旅游酒店、医美、商业百货以及物流等板块全线反弹,我们之前提到过防疫政策的优化是推动消费股上涨的逻辑,因为未来预期已经发生了改变,而科技、新能源板块近来表现十分弱势,这并非业绩发生了改变,更多是资金的博弈结果,所以很难用基本去解释当前的赛道股还有没有机会。
另外,地产板块虽然政策不断,但近期公布的11月金融数据并不佳,特别是11月居民中长贷不见好转。所以又开始回调了,也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地产想要反转,还是要看需求端什么时候发力。
具体来看,11月新增贷款1.21万亿元,同比少增600亿元,小幅低于预期。其中居民贷新增2627亿元,同比少增4710亿元,企业贷新增8837亿元,同比多增3158亿元。11月新增贷款小幅低于预期,但结构持续优化,增量主要来源于企业中长贷,具体来看:企业端方面,企业新增中长贷、短贷、票据分别为7367亿元、-241亿元、1549亿元,企业中长贷连续四个月维持同比多增,四季度增量政策持续发力,企业中长贷改善势头良好。
居民端方面,居民户新增中长贷2103亿元、短贷新增525亿元,其中居民中长贷同比少增3718亿元,与上月基本持平,11月虽然有“三支箭”融资政策陆续推出,但居民购房意愿仍处于近年来最低水平,预计后续仍将推出需求端刺激政策改善居民信心。
而居民存款大幅增长。11月人民币存款新增2.95万亿元,同比多增1.81万亿元,其中居民存款新增2.25万亿元,同比多增15192亿元,企业存款增加1976亿元,同比少增7475亿元,财政存款减少3681亿元,同比少减3600亿元,非银存款新增6680亿元,同比多增6937亿元。本月居民存款呈现超季节性多增,主要原因在于理财赎回潮导致居民端部分理财资金转移至存款,截止至11月全年居民存款已增加14.95万亿元,大幅超出往年水平,银行存款产品的利率下行压力加大。
预计居民购房意愿的修复仍然需要一定的时间,预计未来几个月住户中长期贷款仍然偏弱。12月7号,我国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市场对经济的中长期信心明显改善。这对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恢复有一定的推动。当然,疫情进入平稳阶段仍然需要几个月时间,短期疫情对居民出行以及消费的抑制仍然显著。综合来看,未来几个月新增社融有望边际改善,但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可能仍偏弱,对社融投放仍有一定制约。
近期A股虽然没有什么大利好,但美国通胀继续回落,拐点将进一步确认,这将缓解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同时也利于港股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的好转。具体来看,美国11月CPI同比7.1%(一致预期7.3%,10月7.7%),环比0.1%(一致预期0.3%,10月0.4%)。核心CPI同比6.0%(一致预期6.1%,10月6.3%),核心环比0.2%(一致预期0.3%,10月0.3%)。
分项看,11月CPI环比超预期回落,主要受到能源、商品消费(供应链缓解)和部分服务消费继续降温的影响,但房租和娱乐服务有一定韧性。例如,能源(环比-1.6%)、二手车和家具(环比-2.9%和-0.8%)、机票和酒店(环比-3.0%和-0.7%)及医疗服务(-0.7%)环比负增长,与油价下行、供应链压力缓解和消费降温一致。相比之下,房租虽然仍有韧性(主要房租和等量房租环比分别0.8%和0.7%),但可能更多是时间时滞问题,市场交易租金以及房价领先指标的下行将驱动房租逐渐回落。一部分服务价格如娱乐服务上涨,部分与当前依然紧张的就业市场环境有关,也是未来主要的不确定性(11月非农数据和工资增速均超预期)。
当前民众的通胀预期随着能源价格的回落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11月份纽约联储一年期与三年期通胀预期分别下降0.7、0.1个百分点至5.9%、3.0%,创下一年来新低,这将降低美联储继续大幅度加息的动力。因此其在12月份的FOMC会议上大概率将放缓加息节奏至50bp。但是考虑到当前劳动力市场仍然较为强劲,如果放松加息,叠加中国防疫政策优化带来的全球需求上升,美国通胀有一定可能性会出现反弹,因此后续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操作的难度将会提升,政策节奏可能将会更加谨慎,其内部对于货币政策的分歧有可能将会加大,从而对全球资本市场带来不确定性。
昨晚,12月FOMC会议决定加息50bp将基准利率提高至4.25~4.5%,完全符合市场此前已经酝酿和期待很久的预期,因此对市场的影响不大。但是,在未来加息终点和持续时间上,不论是点阵图还是鲍威尔在会后发言,基调都比当前市场预期加息终点可能下移同时2023年底有望降息的预期更加偏鹰。
因此,预计欧美市场短期维持震荡。会后各类资产的表现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美债利率和美元回落、美股微跌,各类资产起伏震荡,既说明预期的分歧、也可能表明市场并不完全“相信”美联储眼下的鹰派姿态、而是更为“前瞻”的认为后续不论是通胀继续回落还是衰退压力都可能使得美联储再根据需要调整政策路径。所以在本次美联储确认了通胀拐点之后,未来欧美股市大概率有望中期企稳。
而国内则面临着全面不同的处境,11月我国CPI同比下行0.5pct至1.6%,既有环比读数下跌的影响,也有高基数的影响。从环比角度看,八大分项中有四大分项价格下跌,食品烟酒(-0.5%)、生活用品及服务(-0.3%)和教育文化娱乐(-0.4%)跌幅显著,只有衣着(0.3%)和交通通信(0.1%)价格正增长。
食品项中,鲜菜因天气原因供给充足,价格环比下跌8.3%为食品项的最大拖累。近期随着中央储备肉的投放,猪肉价格下跌明显,11月猪肉价格环比下降0.7%,12月或录得更大跌幅。11月核心CPI同比持平在0.6%,反映居民消费需求维持在疲弱的状态。
11月PPI环比录得0.1%,增幅较为有限,导致PPI同比持平在-1.3%。11月PPI上游原材料行业分化特征显著,其中黑色和化工产业链跌幅扩大,是PPI环比的主要拖累项,而能源和有色产业链涨幅较大,是PPI环比的主要拉动项。黑色金属矿采选、化纤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等行业环比跌幅居前,反映相关工业品制造业活动有所减弱。石油天然气开采、燃气生产和供应、煤炭开采、电力热力生产供应等行业环比上涨可能主要受入冬后供暖需求上升的带动。整体来看,地产、基建相关产业链工业品需求呈现旺季不旺的特征,显示这一轮稳增长政策的效果可能较为有限,因此货币政策也将不会发生大改变。
对于A股而言,预计将维持短期弱势震荡的主基调,情绪层面短期高点已经出现,此外如果继续维持弱势的格局,那么市场极有可能出现连续回调的情景,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应控制好仓位,可适当的波段操作。长周期角度无新变化,不确定性的风险逐步落地,逻辑上由于美联储加息进入尾声阶段,叠加美债收益率以及美元的走弱,人民币汇率相对强势表现,北上资金再次成为市场主要增量资金,而此类特征的总量趋势大概率贯穿23年上半年,所以对于消费主题的基金,我们仍然建议可逢低去关注。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