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是兔年的首个交易日,A股在海外市场的带动下大幅高开,但延续了A股自身的特点,高开低走。不过两市的成交量突破了一万亿元。高开低走主要是受权重股的拖累,春节前相对低迷的教育、军工、新能源、互联网、信创等板块仍然大幅走高。新能源车主要受特斯拉在假期中大涨所带动,另外人工智能也因美股所带动。所以其持续性仍然需要观察。
春节期间的消费数据略超预期,但消费旅游股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主要是预期的兑现,因为在春节前涨幅已经较大,很多提前埋伏的资金趁着高开而出货。这是A股一向的特性,所以我们在春节前就讨论了消费基金要不要适当的减仓,目前看来判断还是对的。最后,为什么说春节消费数据超预期呢?
按照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全国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共发送旅客”,春运数据乍一看是显著低于预期、显著低于2019年的。以返程高峰(春节假期的后三天)为例,2023年返程为1.3亿人次,2019年返程为2.3亿人次,2023年仅为2019年的56%,但这显然与我们的“人山车海”的感受不同。
主要的问题或许是统计口径的原因。春运人数统计,实际仅仅是“公共交通”(公路是大巴等公共交通),而实际上春运的主力是—“自驾”。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表示,“预计自驾出行占比六成以上”、“高速公路小客车流量占交通总流量的比重,从1月7日的76%,持续提升至1月18日的88%。”
由于返乡较为分散,看返程高峰数据可能更准确。2023年返程高峰,自驾比2019年高大约24%。因此,尽管公共交通的春运比2019年低很多,但实际上整体的春运与2019年相差不大。按照“公共交通+自驾”的春运全口径,2023年返程高峰为6.1亿人次(公共交通1.3亿人次+自驾4.8亿人次),2019年返程高峰为6.2亿人次(公共交通2.3亿人次+自驾3.9亿人次),2023年返程高峰为2019年的98%。这就与2023年春节期间人流量较为密集的直观感受相符。
春节消费主要是看电影票房和旅游这两个数据。电影票房的分歧较大,乐观来讲是历史次高,悲观来讲比2021年低很多,但参考意义有限。春节期间,票房收入在十亿量级(2023年67亿),而旅游收入是千亿量级(2023年3800亿),两者相差足足有50倍以上。所以,相对于电影票房,我们更关注旅游。
文旅部数据显示:2023年旅游人次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携程、途牛、去哪儿等OTA平台显示本次春节跨省游占比明显回升,如携程平台春节跨省酒店预订占比近7成,预订量反超19年春节,途牛平台跨省游出游人次占比68%。
具体景区看,峨眉山、黄山、桂林、丽江等名山大川型目的地在跨省游意愿明显增强及部分景点减免门票带动下较19年取得双位数增长,体现大众出行意愿回暖及经典目的地持续吸引力;高端休闲度假目的地延续元旦以来强劲势头,三亚、长春春运前21天三亚国内客运航班量累计恢复至19年同期108%、116%,寒假三亚海棠湾酒店平均入住率在90%+,春节假期长白山万达国际度假区总收入超过19年45%;长三角周边游热度延续,乌镇、天目湖、千岛湖等景区接待量基本超过19年春节水平。
2022年整年餐饮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但随着22年底疫情防控政策优化,叠加2023年春节返乡、旅游出行、聚餐等热度提升的催化,2023年春节期间餐饮消费有望呈明显复苏态势。2022年12月起,全国各地先后放开堂食政策,北京、广州、武汉等多个一二线城市的餐饮店复工复产,上座率与订单数量迅速提升。受大众补偿式返乡与团聚情绪影响,2023年春节年夜饭热度攀升,带动外出餐饮需求同步增长。大众点评数据显示,春节前一周“年夜饭餐厅推荐”相关关键词搜索周环比增长1477%;美团数据显示,同期“年夜饭”主题堂食套餐线上订单量周环比增长118%。
春节期间,受到节假日、促销活动、客流恢复等多重因素带动,海南离岛免税销售市场表现火热。据海南省商务厅数据统计,春节期间海南全省12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额25.72亿元,日均超3.5亿元,比2022年春节假期增长20.69%,比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329%。其中,海口6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7.68亿元,同比增长132%,同比2019年春节假期增长587%;三亚4家离岛免税店总销售17.23亿元,同比2019年增长259%。今年春节假期,海南省接待游客总人数639.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2%;实现旅游总收入92.98亿元,同比增长23.5%,客流的恢复是免税销售火热的基础。整体来看,离岛免税市场实现了较好的开端,春节期间的良好表现有望为全年实现800亿的目标增强信心与动力。
简单总结春节期间的高频数据,居民生活半径快速打开;与此相关,接触型服务业恢复速度加快;商品零售增长增速疫情达峰前受约束相对小,所以变化有限,但整体应好于前期;地产和汽车等居民投资和耐用消费增速尚未有明显改善。从一些关键的总量同比数据,比如发电量、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增速来看,2023年GDP增速应已有一个较好的开局。但需要关注的是,当下消费数据一是受到春节消费支出倾向的影响,二是节前多地疫情达峰、居民康复后的“报复性”消费行为的叠加影响,因此消费“强势反弹”的持续性需要观察。
对于大盘的走势,我们认为在两会前大概率是保持当前的分化走势,预计指数很难大起大落。而行业上,新能源与消费将继续保持轮动。近期的消费走弱更多是数据利好的兑现,后期的消费数据如保持较好,或者有消费相关政策推出,也将有望带动消费板块重新走强。所以消费基金如在春节前有减仓的,可保持等待。而新能源近期公布的业绩普遍超预期,在量能的限的背景下,消费调整,则会推动新能源反弹,因此新能源基金在两会前仍可继续看好。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