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市场延续本周以来的上涨态势,沪指一度站上3300点。前期涨跌的科技股出现了调整,而金融、酿酒、酒店、鸡肉等传统板块是推动指数大涨的主要原因。而科技股的调整,或许是近期涨幅过大所导致。另外,新能源板块仍然保持着低迷。因此,赚钱效应并不理想,而且题材股的活跃度下降,是不利于指数上涨,所以午后的跳水也就是正常情况了。当然短期需要警惕出现双头的调整。
对于今日的指数上冲,我们认为求是昨天发布了一篇文章《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新闻传达出来的内容足够清晰,全心全力搞经济!简单摘录几句,供大家参考。
1、需要从战略全局出发,抓主要矛盾,从改善社会心理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入手。
注:1月人民币存款增加6.87万亿元,同比多增3.05万亿元。可见市场缺的是信心,而不是钱。
2、总需求不足是当前经济运行面临的突出矛盾。必须大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使社会再生产实现良性循环。我国通过扩大内需有效应对了 1998 年亚洲金融危机、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2020 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积累了成功经验,要优化政策举措,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作用和投资的关键作用。
注:2023年扩内需的重要性,被提高到了1998年、2008年和2020年的高度。
3、消费是收入的函数,要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特别是要提高消费倾向高、但受疫情影响大的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要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教育医疗文化体育服务等消费。
注:具备“因城施策”条件的城市稳了。
4、要压实省级政府防范化解隐性债务主体责任,加大存量隐性债务处置力度,优化债务期限结构,降低利息负担,稳步推进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和法定债务合并监管,坚决遏制增量、化解存量。要禁止各种变相举债行为,防范地方国有企事业单位“平台化”。
注:排雷提速,限制债务扩张。
经济数据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3年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环比上涨城市有36个,比上月增加21个;同比上涨城市有15个,比上月减少1个。
其中,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2%,同比上涨2.1%。
二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1%;同比下降1.1%,降幅与上月相同。
三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同比下降3.8%,比上月收窄0.1个百分点。
随着各地政策的不断推出,房价终于有回暖之意了。地产产业链对中国经济贡献巨大,因此未来经济复苏将会更比预期更乐观。而且《求是》的文章也明确了2023年就这么干,会给市场一定的信心。股票市场近期分化严重,资金集中在科技股中,而其他的板块表现低迷,所以未来会出现调整也正常,对于后市我们仍然保持乐观。
美国1月零售销售超预期环比增长3%,创2021年3月以来最大增幅,发出明确的经济过热信号,或意味着高通胀顽固,增加了市场对美联储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加息至更高水平的预期。
美国1月制造业产出环比增1%,创去年2月以来最大升幅,代表供应链改善且需求端稳固。纽约州2月工厂活动连续三个月萎缩,但程度轻于预期,订单和出货量逐渐稳定。2月美国住房开发商信心创十年最大升幅和五个月新高,受益于按揭贷款利率回落,销售预期指数七个月最高。
英国1月CPI消费者通胀从四十一年最高连降三个月,至低于预期的10.1%,核心通胀七个月新低,缓解了英国央行加息压力,英镑兑美元跌幅扩大至1.5%,2月7日以来首次跌穿1.20关口。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重申,薪资增速加快,欧元区通胀依旧过高,有意在3月再度加息50个基点。但票委、西班牙央行行长称,欧元区通胀下降速度可能快于预期,一度压低欧债收益率。
当前海外市场正在等待今晚发布的美国1月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预计环比增0.4%,12月曾环比跌0.5%。目前市场定价美国利率将在夏季达到5.25%的峰值,全年保持在5%以上,不再100%押注今年降息。由于欧美经济衰退的预期下降,所以在降息接近尾声的之时,欧美股市未来也将有望企稳回升,特别是纳斯达克。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