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市场分化加大,一些高位个股、消费板块以及新能源板块表现相对低迷。而近日持续调整的算力概念、中字头以及金融板块表现相对强势,这也是推动沪指早盘一直处于上涨态势的主因。对于今日的盘面表现,我们认为主要还是和昨天公布的数据有关。
昨日统计局和央行公布了3月份的通胀数据和金融数据,通胀数据整体不及预期,甚至有人认为已经陷入通缩之中,这或是导致消费板块近日连续低迷,今日跌幅扩大的主要原因。而3月份金融数据整体超预期,此举或是带动中字头继续冲高的主因。那么后文将对数据进行梳理,整理出当前的经济状态,且将如何影响股市、债市,以供各位参考。
周二上午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3月CPI同比上涨0.7%,预期1.0%,前值1.0%;3月PPI同比下降2.5%,预期降2.3%,前值降1.4%。具体来看:
一、CPI保持低位,且低于预期
CPI同比持续下行,环比延续负增,食品项、非食品项通胀同比继续回落,食品项环比延续负增。具体来看:
1、猪肉价格同比涨幅跃升至9.6%,环比跌幅收窄至4.2%,短期供需基本面或限制未来价格涨跌。
2、鲜菜价格成CPI主要拖累项,同环比跌幅分别为11.1%、7.2%,拉低CPI同比变动约0.28pct。
3、鲜果、蛋类同比涨幅分别为11.5%、7.8%,粮食、食用油、奶类、肉类涨幅在1%-6%附近。
4、交运价格下滑明显,其中用燃料项同比-6.4%。
二、PPI环比持平,同比继续下行
3月PPI再次持平,同比降幅继续扩大至2.5%。分行业来看,石油等原材料价格较2月转跌。煤炭开采和洗选、非金属矿采选环比下跌1.2%、0.5%,造纸和纸制品下行1.1%。去年同期国际形势动荡,油价上行,今年在高基数影响下主要上游原材料均同比下滑,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同比大跌15.7%,环比也有0.9%降幅,带动下游石油、煤炭加工业同比下跌6.1%,环比下跌0.4%。整体来看,30个细分行业中12个行业转涨,13个行业转跌,5个行业持平。
整体上看,当前CPI仍然反映点状涨价压力,更多地体现为补偿性需求的释放,涨价压力集中在出行链上。而内生动能修复仍偏缓慢,房租等核心服务价格的上涨仍待后续收入和就业的改善。预计上半年CPI同比仍将维持低位震荡,通胀短期不是市场关注重点。当前海外加息转折的渐近,政策端仍有期待,重点关注4月和7月政治局会议的时间窗口,一季度经济数据或是关键。
此外,昨日收盘之后,央行还公布了3月份金融数据,数据整体上超预期,结构也延续好转。但结合上面提到的通胀数据以及高频数据,后期仍有不少隐忧。具体来看:2023年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预期3.09万亿,去年同期3.13万亿;新增社融5.38万亿,预期4.42万亿,去年同期4.66万亿;社融增速10%,前值9.9%;M2同比12.7%,预期11.9%,前值12.9%;M1同比5.1%,前值5.8%。
三、社融超预期,主要靠信贷
3月社会融资增量为5.38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7079亿元,其中金融机构对实体信贷达3.95万亿元,同比多增7200亿元,创历年新高,是社会融资主要支撑力量。其他分项来看,政府债券新增6022亿,同比少增1052亿;企业债券融资新增3288亿,同比少增462亿;表外融资增加1919亿,同比多增1784亿,其中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大幅多增、是社融的另一拉动项,主要与同期信贷表现较好、银行表外票据转表内冲信贷额度的意愿下降有关。
四、信贷结构改善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497亿元,整体表现超预期,企业端支撑延续,居民端亦有所改善。具体来看,居民短贷新增6094亿,同比多增2246亿、连续两月同比多增,但同期CPI反映的通缩特征仍显著,因此短贷多增更可能和购房有关、消费可能仍是弱复苏。居民按揭贷新增6348亿,同比多增2613亿、也是连续两月同比多增,主要与同期房地产修复有关,3月30城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加43.6%、较2月(同比31.5%)进一步改善,但延续性仍有待观察,4月地产销售环比明显走弱。
4月上旬(1日-10日)30大中城市商品房日均成交面积35万平米,低于3月的日均值53万平米;因为去年受疫情影响重基数低的原因,同比增长33%;相当于2021年4月上旬成交面积的55%。2021年全年商品房销售面积约18亿平米,55%是10亿平米,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6亿平米。如果4月上旬这样的销售情况持续下去,可能是不令人满意的。一些城市未来可能结合“因城施策”对改善性需求的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等进行调整优化,推动更多的改善性需求入市。
企业端支撑延续,票据融资和短贷此消彼长,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仍维持高增。3月企业贷款增加2.7万亿元,同比多增2200亿元;其中新增短期贷款10815亿元,同比多增2726亿元;新增中长期贷款2.07万亿元,同比多增7252亿元;票据融资大幅减少4687亿元,同比多减7874亿元,为企业端主要拖累项,也与3月底银行集中出票腾挪信贷额度、带动票据融资利率走高相对应;短贷和票据融资合计同比少增5148亿元。此外,3月非银贷款减少379亿元,同比少减75亿元。
五、M1与M2双双回落
3月M1同比从2月的5.8%降至5.1%,M2同比从2月的12.9%小幅回落至12.7%,M2和M1同比增速之差小幅扩大至7.6ppt,同时 M2同比与CPI同比增速也有所走扩,表明货币流通速度可能有所下降。存款端,3月新增存款5.71万亿,同比多增1.22万亿。其中,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3050亿,同比大幅多增9370亿,可能与近期股票市场好转、居民存款转向非银有关。
整体来看,3月信贷增长延续,且结构有所修复,尤其是此前较弱的居民按揭伴随地产销量回暖而有所走强。但当前通缩特征明显、消费可能仍是弱复苏;按揭贷款连续两月同比多增,但4月以来地产销售再度超季节性回落、延续性仍有待观察;企业中长期贷款继续走强,而M1增速继续回落、反应资金可能存在空转。此外,3月信贷超预期的投放一定程度上也存透支未来的可能,月初票据利率边际有较快回落,当前国股行直贴利率(半年期)已降至2.23%附近,与年初水平相当。
目前M2增速和CPI之间的差额有所扩大,从历史数据来看,两者之间差额扩大一般反映了货币流通速度偏低,发生在经济疲弱以及居民消费信心较弱阶段。未来可能会引导存款利率下降来进一步激活货币流通速度。叠加前期部分中小银行调降存款利率,可能催升降息预期升温。历史经验来看,M2和CPI差额扩大的时候,债券利率一般也是下行的。而在宽松的货币政策预期之下,也将利好股市,加上当前处于弱复苏和慢复苏的进程中,科技股有望延续涨势,故而科技主题基金仍可继续持有。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