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A股走势有所企稳,沪指呈现小幅爬升的走势,但两市量能并没有放大,成交额基本保持在8000到9000亿之间,这导致了结构性行情突出。不过创业板却逐步走出了之前连续下跌的泥潭,这也证明了我们之前的判断,即新能源目前已经处于历史的低位,不管是估值还是价格,而创业板的权重主要是新能源,可见有部分资金已经开始玩高低切。
除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稳之外,近来科技股继续保持活跃。特别是CPO概念持续领涨科技,主因为CPO的需求是最确定的。因为为了适应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的持续迭代,AI数据中心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大的内存。而GH200配置的高内存和大带宽,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代表,这将有利于800G光模块在未来的导入与放量,利好在800G验证和量产方面进度领先的光模块行业头部公司。
消息面上,2023年6月13日,宣布将7天逆回购利率从2.0%下调至1.9%。在此次下调之前,7天逆回购利率已经在2.0%的水平上稳定了10个月。此次7天逆回购利率的下调被市场解读为人民银行“降息”,因而让债券价格明显上涨。
6月15日,中国央行进行2370亿元1年期MLF操作,对冲今日到期的2000亿元MLF,实现净投放370亿元。中标利率下调10个基点2.65%,此前为2.75%。
我们认为本月LPR(LPR降10-15BP)调概率也较大,从LPR降幅度看,5年期LPR调幅度或更高。那么为什么要降息呢?
因为5月金融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内生动能不足,政策稳增长的需求明显提升。5月新增人民币信贷1.36万亿元,同比少增5418亿元,企业贷款8558亿元,同比少增685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350亿元,由上月的负值转正,一方面企业复苏仍需时间,另一方面在一季度企业短期贷款较多的背景下近两个月对短贷需求减弱,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7698亿元,同比多增2147亿元,目前,企业类平均贷款利率、普惠型小微企业平均贷款利率、民营企业平均贷款利率和制造业平均贷款利率仍保持在低位。
5月住户贷款增加3672亿元,同比多增785亿元,继上月转负后回正,其中,居民短期贷款增加1988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684亿元,后续随着促消费、稳房地产等政策效果显现,居民贷款或逐渐向好。
社融方面,5月新增社融1.56万亿元,同比少增1.28万亿,社融存量增速降至9.5%。社融的主要拖累项是人民币贷款、政府债券和企业债券。2023年专项债提前批规模(2.19万亿)显著高于2022年的1.46万亿,5月接近提前批使用发行的尾声,节奏上的错位导致本次政府债券同比的大幅少增。企业债券减少2175亿元,同比少增2541亿元。
M1、M2同比均下降,社融-M2剪刀差继续上行至-2.1%。
那么此次降息算是稳增长政策的拐点吗?算,又不算。说它算,因为它至少表明了,决策者对经济下行的压力还是有觉察、有反应的。说它不算,是因为制约经济增长的关键障碍并未消除。应该说,此次降息是个无奈的选择,是在其他应该采取的政策措施迟迟未能推出时,经济下行压力倒逼的无奈之举。
不过在本次央行降息后,财政政策方面可能采取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加快专项债发行等措施,产业政策可能加大对基建投资、房地产市场以及消费领域的支持。所以对股市构成利好,但由于经济很难因为一次降息而回暖,未来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撑,故而市场表现一般。但对于流动性敏感的科技、新能源等板块构成了较大的利好。故而相关的基金后期仍可继续看好。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