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周五,A股指数看来没怎么动。但人工智能延续昨日午后的反弹,继续大涨走高。对于人工智能的上涨,我们之前一直提到下跌更多是机会。当然上涨也有消息面的刺激,昨日收盘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公布。
办法明确了监管范围,基于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管理。该办法的提出为当前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规范了行业发展。
我们认为从内容上来看此次法规相对包容,未对大模型实施牌照管理,鼓励全行业在监管框架下全面发展。不过办法也说明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要取得相关行政许可的,提供者应当依法取得许可,意味着一旦时机成熟,相关监管部门或对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厂商进行牌照管理。
办法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业务开展的要求,即提供具有舆论属性或社会动员能力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厂商,按照相关要求履行备案手续即可。意味着2023年8月15日办法正式实施后,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厂商可以提交备案,在备案通过之后便可展开商业化运行,可提供优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厂商或率先受益。
从板块来看,算力、AI+版权、AI+监管、AI+应用都会从中直接受益,故而相关的科技主题、芯片主题等基金后期仍可逢低布局,今年是科技主题的大年观点保持不变。
另外,昨日还公布了6月份的出口数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6月我国进出口总值5000.2亿美元,同比下降10.1%。其中,出口2853.2亿美元,同比下降12.4%,Wind一致预期降10.2%;进口2147亿美元,同比下跌6.8%,Wind一致预期降3.8%;贸易顺差706.2亿美元,同比下降27.5%。
同期韩国、越南出口同比分别为-6.0%、-10.3%。作为主要制造业国家,中国和韩国越南面临的外需环境是相似的。韩国出口结构相对集中,上半年汽车出口增速很高、半导体出口增速很低。相对来说,中国产业链条更广对应更高韧性,前期表现要好于这两个可比新兴经济体,上半年中国、韩国、越南出口增速分别为-3.2%、-12.3%、-12.1%;但6月增速量级已大致相当。
5-6月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增速下降明显,3月中国服装、鞋靴、箱包、玩具出口同比分别为31.9%、32.3%、90.1%、30.9%;5月同比分别为-12.5%、-9.8%、1.2%、-23.0%;6月则同比分别为-14.5%、-21.3%、-5.1%、-27.3%。这其中存在基数影响,但不是全部。
出口的另一类大项电子产品出口的变化不大。6月手机出口同比为-23.3%,和5月同比的-25.0%、3-4月合并同比的-23.2%变化不大;6月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同比为-24.7%,低于5月的-10.9%,但和3-4月合并同比的-22.0%相比在同一量级。一个值得注意的基本面是,全球半导体销售周期目前处于经验谷底位置。本轮销售额同比从2022年初开始下行,2023年3-5月均在-21.0%附近徘徊,后续会不会逐步进入回升区间值得观测。
作为结构性的亮点,汽车出口仍在快速增长。6月汽车包括底盘出口同比增长109.9%;上半年累计同比增长108.0%,占整体出口比重为2.8%。海关总署指出上半年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1.6%。
短期来看,7月是重要的稳增长政策窗口期,预计市场仍将延续对政策力度的博弈。近期美元指数因美国6月的就业和通胀数据回落而走弱,带动人民币汇率有所企稳。尽管6月的贸易顺差规模仍处高位,但汇率并未对出口数据披露有明显反应,或显示出人民币汇率更多取决于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改善,而基本面的改善或需依赖于内需修复,因此出口数据不及预期对于股市的影响偏中性,但制造业、大消费等行业仍难有机会。
对于债市而言,去年同期(6-7月)出口基数较高,以及今年5月出口增速再次转负,使得市场对于短期内的出口压力预期较为充分,债市对于出口数据的反应也较为钝化。未来需要关注政策面的变化,因为长端利率可能会受到政策预期端的扰动,呈现边际波动的走势。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