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债市为何调整?未来怎么看?
日期:2023-09-13 11:03:06  来源:择尔裕金融

随着地产利好密集出台,稳增长政策落地阶段市场对经济复苏预期正在改善,债市进入调整阶段,信用债收益率全面上行,加之9月11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8月金融数据出现较为明显的修复,短期来看债市仍有一定上行压力,市场出现对债市是否将重蹈理财赎回潮负反馈覆辙的担忧?

我们先看8月份的金融数据。

8月新增社融3.12万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36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但如拆分来看,结构依然偏弱,9月信贷冲量动机或依然对资金面形成扰动。

image.png

8月票据融资新增3472亿,同比多增1881亿,是支撑新增信贷同比多增1100亿的主要贡献分项。此外,8月政府债券新增规模达到1.18万亿,同比多增8755亿,形成年内发行高峰,并且与去年二季度的政府债券发行高峰错位,从同比上支撑了8月新增社融的增长。但政府债券发行节奏已经确定,9月底之前发行完毕难度不大,9月新增规模或在8千亿附近。因此后续的持续性并不强。

image.png

最重要的数据是,8月企业中长期信贷新增1602亿,同比少增1056亿,在偏低基数之下,依然维持偏低增量。7月末房地产调控政策基调发生变化,8月末“认房认贷”和存量房贷利率调降等政策落地,故政策效果在8月体现并不明显,“金九银十”是房地产销售改善的重要观察窗口。向后看,本轮稳增长政策仍在逐步加码,市场仍在继续观测政策效应。

image.png

就货币政策而言,短期内“降准”可期,而“降息”无期,在央行当前的货币政策框架中,“降准”本身是相对中性的政策工具,是满足基础货币扩张的必需方式,当前政策空间也充足;而“降息”在6月、8月连续两次操作后9月份或保持观望。

理财产品赎回压力方面,基金类机构9月第1周净卖出2252亿元,为2022年11月理财赎回负反馈(2022年11月14-18日,单周净卖出3014亿元)后的次高点。同时其他资管产品(包含银行理财委外通道)也由买入288亿元转为卖出224亿元。二者的同步操作,或指向其背后的机构负债,理财资金,可能在赎回。

image.png

结合理财的基金持仓情况分析,多集中在短债及中长债品种。由于理财产品公开信息并不会披露其具体的配基明细,我们以2023年二季度理财季报所披露的前十大重仓资产做为分析的依据,挑选出二季度截面下重仓资产中的公募基金产品,按照货币基金、指数基金、短债型基金(包含短债基金及中短债基)、中长债基金及混合类基金进行划分并作归类统计。可以发现,在理财重仓的所有基金产品中,短债型基金占比较高,达到38%;中长期纯债基金产品占比位列第二,为30%。

image.png

尽管债市出现调整,单从规模变化角度看,居民端尚未对理财“施压”,银行端的回表压力也尚未前置。截至9月8日,各家理财子公司的整体产品规模相较8月末多在增加,25家理财子中,15家的规模稳中带升,降幅上限仅为61亿元,平均增长110亿元(2022年11月各家理财平均规模减少322亿元)。

因此,短期来看,金融数据传递了三条线索:一是8月金融数据稳中有升,但地产政策利好尚未反映在数据结构中,票据融资占比不低,实体融资需求的修复仍需要时间;二是未来一个季度是观察地产政策对居民信贷影响的参考期;三是9月的社融和信贷的总量仍然有支撑。9月政府债的净供给约1.14万亿,结合22年以来季末月的规律和818“三部门”会议的召开,我们预计对9月的社融和信贷总量仍构成一定的支撑,故而对债市构成一定的压力。

而且,当前纯债理财产品的净值相对平稳,还没有传导到居民端的赎回。因而当前理财赎回基金之后的资金,可能在市场调整之后,重新信用债市场,这使得债市在望在10月快速修复。不过未来一两个月内仍然需要关注地产销售的数据是否好转,以及货币政策是否继续降准。若地产政策见效较快,销售端出现明显改善,并带动地产产业链需求转暖,经济修复斜率上升,则债市利差仍有进一步调整可能,不过从近期媒体的报道来看,地产改善并不明显。

中期来看,9月截至8日,理财子净买入规模在6个工作日内已经达到了793亿元,并未像去年底赎回潮发生时那样大幅卖出,显示理财本身受到债市波动的影响较为可控。理财规模受到母行季度考核、理财产品到期设置等因素的影响,面临着比较大的季节性波动,2017-22年历年9月理财规模平均降低了4400亿元,其中多为现金理财规模的变化,但由于8月“货币零钱组合”整改已经导致现金理财规模降低了近2000亿元,我们认为9月理财规模大概率会降低4000亿元左右,但无须担忧负向循环反馈重演。同时,17-22年历年10月理财规模增长均值达到了7500亿元,远超9月4400亿元的降幅,历年两个月合计增长规模平均达到了3100亿元,9月理财规模的失地有望在10月快速修复。

image.png

预计下半年理财规模将恢复到28万亿元,“资产荒”的压力之下或将助推债市走强。2022年居民积累的超额储蓄回流消费的规模相对有限,而地产也难以放量,对储蓄的分流作用较小,叠加银行净息差承压,监管对表内存款利率不断压降理财性价比持续提高超额储蓄回流至银行理财的概率上升。且此前从银行理财流到表内的存款,约78%以上为活期或期限在1年以下的定期,回流至理财不存在阻碍。同时伴随下半年理财冲量节奏发力的惯例,我们判断其整体规模有望恢复至28万亿元的水平,“资产荒”的压力之下或将助推债市走强。因此,短期债市的调整不足为惧。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择尔裕基金营销数字化管理系统(PC).png

16.png

往期回顾:

经济学家共识:美联储已停止加息!汇市和股市会怎么走?

两路出击!精准打击“做空力量”

高频量化交易割了谁的韭菜?

长期向好发展的基础有了!短期行情暂以热点为主

“真金白银”的利好出现!经济、股市持续向好发展的基础有了

阅读 91.5w
转发 35.58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