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那些净值“腰斩”的基金,哪些要换哪些该坚守?
日期:2023-11-16 16:32:58  来源:择尔裕金融

最近,在一众利好消息的助推下,市场信心得到提振,市场情绪明显好转,走出了一波较温和的反弹行情。但对不少出现大幅亏损的基民来说现在还不是躺平的时候,距离基金回本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偏股型基金也是普遍盈利,很难分出水平的高低。在市场震荡调整的两年多时间里,不少问题就暴露出来了。例如,部分在2021年初成立的基金产品,这两年净值持续下滑,不少产品已经出现“腰斩”的现象。这类基金虽然是个例,难免碰到类似的问题基金。面对这样的产品,相信小伙伴们都会犯难:到底要不要让客户转换?如果换的不好,是不是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针对要不要转换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从导致产品亏损的主因出发——是市场(或行业)的正常波动还是操作层面的持续失误?

如果产品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是因为市场或行业的调整导致,那么坚持持有依然有可能帮助基民回本乃至收获正收益。

这是因为,从长周期角度出发,均值回归是市场及行业的普遍现象。通俗点说,市场及行业一直处在上涨和下跌的交替之中。市场或行业经过充分调整之后也会逐渐进入到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中来。基民手中持有的这类产品,虽然输了时间,但总归还是有回本的希望存在。

当然,如果亏损是因为基金经理的操作出现了问题,那么及时止损或许才是正确的选择。

什么样的表现属于操作层面导致的产品亏损?

比如个别产品,我们看它的净值一直在下坠,即使在市场或行业出现了一定幅度的短期反弹时,这类产品净值却依然没有明显的回升;而在市场或行业再次回调的时候,产品净值又跟随出现大幅下跌。

细究这类产品的历史持仓数据,我们或许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一个共性,即过于频繁地“调仓换股”:从医药换到新能源,再从新能源换到消费......

我们相信,基金经理操作的本意或是寄希望通过行业与风格的切换,追上市场的步伐,以此来提升产品的业绩。但是当市场处在调整周期中时,行业轮动加快,踩中节奏的操作难度极大,很容易“没吃到肉光挨了打”。对“因频繁操作而导致持续亏损”的产品,建议还是要及时转换。

当然,基金转换也是门技术活。换得好,可以加速回血;换得不好,可能会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我们建议基金朋友可以选取出一批自己熟悉且风格稳定的老产品作为备选基金池,然后把“防守能力”置于“进攻能力”之前,从防守能力出众的产品中筛选出进攻性同时占优的产品,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与风格或行业偏好给出相应的转换方案。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择尔裕基金营销数字化管理系统(PC).png

16.png

往期回顾:

想底部加仓又怕短期的不确定性!如何应对才好?

美联储不加息改降息了?影响多大?

时隔两个月,CPI再次转负!后续怎么看?

龙飞凤舞,卧龙凤雏你可得一?

前两年买基金被深套!还要继续躺平吗?

阅读 81.2w
转发 31.8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