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四,我们聊了一篇光模块和传媒板块的机会,但关注的人并不多,可能认为行情不会有持续性,或者标题不够吸引人吧,不然看了文章现在应该在数钱了。
这一波的人工智能主要炒的是谷歌的新一代多模态模型。多模态是指通过结合多种感知通道,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来理解和处理信息的方式。更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谷歌新AI模型在多任务性能方面表现优异,尤其在语言推理任务上,准确率达到89.8%,超越人类专家水平。
2.在多模态任务上,新AI模型全面超越先前的GP4,尤其在图像理解、数学推理和代码方面表现突出。
3.谷歌强调新AI模型在数学理解能力上有显著优势,未来将促进金融等行业的数据精确度和操作精准性。
4.医疗行业结合AI的重要性:医疗领域对于AI的应用看好,有大量项目进行中,尽管发展速度可能不及其他领域迅速,但是长远看具有显著潜力和价值。
5.国内市场及产业链优势工业检测、数字直播以及跨境电商是国内AI应用领域的优势,特别是数字人在直播领域的应用,节省成本且高效。国内的产业链优势使得工业相关的AI应用前景看好。
谷歌的多模态模型设计理念和技术构架与OpenAI的模型如GPT系列有所不同,谷歌的技术在某些方面是OpenAI技术的起点。例如,OpenAI的很多技术原型都源于谷歌,而且OpenAl中很大一部分工程师都来自谷歌。两者的差异在于谷歌的模型更原生地融合了多模态的特性,并且在强化学习等领域也表现出强大的能力。
对于谷歌来说,他们需要保持在AI算法的细节和精度控制方面的领先,以确保他们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在接下来的年份里,继续观察如GPT-5等大型模型的进展,将是AI领域的一个重要看点。
而因为谷歌拥有全面的手机系统能力,包括openAI在内的许多公司可能都难以与谷歌匹敌。这是因为谷歌在手机系统环节具有强大的能力,并且对openAI等公司的能力进行比较后发现自身更为优秀,因此在系统环节中进行预装的可能性更大。对于C端,包括整个AI大模型的一个商业化,都是有一个很大的一个推进作用。
之前光模块的下跌,主要是担心AI行业未来发展不确定产生的冲击。但相比于传统的一个网络的一个云床上的一个架构,其实整个在AI网络中,光模块的一个价值量占比基本没有下降,大概还是维持在5%左右。国内的模块厂商是少数几个可以供应到我们所谓的头部大模型厂商,包括像谷歌、微微软、meta这些厂商的。
比如中际旭创、太辰光、新易盛、博创科技和腾景科技是谷歌产业链的受益标的。另外,就是新产品,1.6T的这个产品的验证,其实是在紧锣密鼓进行的。所以可以预期2025年会有批量的供应。
最后,就是终端产品的推出,国产替代的算力公司、边缘计算芯片也将直接受益。比如:手机、电脑、耳机、音箱等产品上的应用。
综合来看,多模态的大模型推出,将会带来三大投资方向:一是算力的国产化,二是多模态的AI应用,三是AI终端的重构。因此这一波的AI上涨并不奇怪,并可能会成为跨年行情,甚至贯穿2024年的行情,所以在基金选择上,还是继续看好科技主题基金。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