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公布了较多的经济、金融数据,如12月PMI、通胀、实体经济信贷数据均显示经济内生动能边际在下行,这或是导致近期股市反弹无力,下跌仍在延续的主因。但投资也要看到好的一面,数据不佳则有望打开货币政策空间,所以对于市场也不必太过悲观,毕竟指数已经到了2900点下方。具体来看:
一、12月PMI回落
2023年12月PMI录得为49.0%,环比下降0.4pct;服务业PMI为49.3%,与上月持平。出行消费相关的服务行业市场活跃度偏弱,航空运输、住宿、居民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低于46.0%。总体来看,随着疫后客流修复在2023年已接近完成,预计2024年服务业整体将回归温和增长,对消费需求拉动作用有所减弱,内需有待提振。
二、12月物价仍然弱势运行
12月CPI环比0.1%,同比-0.3%,高于前值的-0.5%。PPI环比-0.3%,持平前值,同比-2.7%,高于11月的-3.0%。12月份除猪肉(-1%)和原油带动交通工具价格(-4.5%)外,CPI其他部分价格均出现上行。食品的上行仍然偏弱,主要源于猪肉价格的持续下跌,蔬菜价格的上行也并不迅速,考虑到上月-4.1%的较低环比增速,本月环比增速6.9%恢复并不算快。非食品价格中,出人意料的上行来自于家庭生活用品及服务,家用器具价格环比上行0.6%,服务价格环比上行0.2%,这种上行的持续性仍然待观察。
三、企业活力仍受压制
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9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169亿元,存量同比增长9.5%。其中,政府债券新增9279亿元,同比多增6470亿元,延续8月以来扩张态势。而12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11050亿元,同比少增3351亿元,受政策引导信贷投放节奏平滑,12月人民币贷款接近2018年-2023年均值水平11252亿元。可见政府加杠杆仍然是信贷增长的重要支撑。
12月新增贷款1.17万亿元,同比少增2300亿元,低于市场预期。企业端方面,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3498亿元,连续6月呈现同比少增,实体加杠杆意愿有限,增发国债对基建的拉动可能还要延后。居民部门中长贷新增1462亿元、短贷新增759亿元。四季度居民中长贷呈现出整体下台阶的状态,12月居民中长贷达到2014年以来最低,未来估计也难以大幅增长。
12月M2同比增长9.70%,较上月下降0.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1.30%,较上月持平。M1-M2为-8.4%,较上月的-8.7%收窄,但M1同比增速持平,反映出企业活化程度仍旧不足的情况,实际利率偏高可能压制企业经营活力。而M0同比增长8.30%,较上月下降2.1个百分点,或说明当前居民现金消费意愿不高。
四、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经济恢复内生动力不足,内需疲软将再次成为中国经济2024年面临的头号挑战。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货币政策空间有望打开。从货币政策角度,需要向宽信用方向进一步发力:
量的角度,需要配合政府债发行和年末季节性特征,适当增加流动性供给;
价的角度,降低贷款利率,从而稳定信贷增长的必要性增强。
近期存款利率调降已为后续货币政策打开空间,降息的有效性也或将提升,预计2024年降息2-3次,累计调降30BP左右。因此,建议基金配置上均衡配置,加大对冲比例,如增加商品基金、海外市场基金、债券市场基金的配置比例,而国内权益基金则或要等待市场情绪与基本面积极变化共振。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