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至今,代表中小盘股走势的中证500指数持续回调,且下跌趋势自2023年末开始加速。2024年1月末至2月初,指数连续7天下跌,一度跌至4300点下方。
伴随着这一下跌过程的,是雪球产品的集中敲入。
什么是“雪球”?
“雪球”是一类期权结构的代称,存续期通常为1-2年,投资者全部为专业投资者,包括银行理财、私募基金等产品及机构投资者。产品的发行人和投资人会约定一个参考的年化收益率,比如15%。但是参考收益率只有在满足一定条件下才能获得。
雪球结构本质上是一种奇异期权,设置有敲入敲出条件,最后的收益取决于挂钩标的资产(通常是股票指数)的表现和敲入敲出事件是否发生。
1. 若标的资产价格上涨到一定程度(敲出价),雪球产品提前终止,投资者获得存续期间的固定收益;
2. 若标的资产价格下跌到一定程度(敲入价),则要根据到期日标的资产价格决定损益情况,投资者可能会承担标的资产下跌的风险;
3. 若标的资产从未触碰到敲入敲出价格,投资者获得整个产品期间的固定收益。
表面看,雪球产品是一种非常不错的产品,与股票指数挂钩之后,只要指数走势平稳,或者不断上涨,投资人就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收益。但问题在于,前期市场上发行的大量雪球产品,如果标的资产既不敲入,又不敲出,则根据第三点,投资人将获得非常可观的年化收益(通常年化收益高达10%-15%)。
在经济整体下行的背景之下,A股市场真的能大批量的为投资人提供如此高的年化收益吗?
标的指数连续下跌过后 大量雪球产品或已敲入
结果不出所料,在2023年末的下跌过程当中,中证500指数,中证1000指数跌幅巨大,而在这一跌幅的背后,则是雪球产品的大量敲入。
根据多家研究机构的数据统计,前期挂钩中证500指数的雪球产品,敲入点位基本分布在4200-5200点,而伴随着指数的不断回调,大量的雪球产品或已完成了敲入。
图1:国联证券存量雪球产品估算数据
图2:长城证券对于不同指数点位敲入合约的估算
图3:信达证券对于雪球产品敲入合约的估算
近日,深圳一家量化私募基金人士对《深圳商报》的记者表示,“个人估计挂钩中证1000的雪球产品超九成已敲入,挂钩中证500的雪球超八成已敲入。”
也许正是因为如此,中证500指数在连跌7个交易日过后,又连续两天大涨,两天的涨幅超14%,一举收复了7连跌的失地。
指数大幅波动背后的思考 公募基金具备这一优势
众所周知,做投资,一分风险,一分收益。曾担任证监会、银监会主席的郭树清曾表示,如果收益率超过6%,将是一个问号,如果超过8%,就很危险了,如果超过10%,就要做好本金损失的准备。
面对着高收益的诱惑,我们需要提醒自己,此类产品(此次投资)的风险点在哪里。对于雪球产品来说,可以在短期拿到非常高的年化收益,但最大的风险点就在于标的指数的不断下跌引发敲入。而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想要拿到年化超10%的高收益,配置偏股型基金同样是不错的选择。虽然指数连续下跌,短期看赚钱效应很差,但往往此时布局,未来的收益确定性却更高。
相比雪球产品,公募基金的存续期较长,投资人完全可以通过长期的持有,来应对市场短期的大幅波动,也就是俗称的“以时间换空间”,此外,还可以低点布局,逆市买入,获得更为可观的收益。这也是公募基金这类产品的最大优势。
免责声明:本报告由择尔裕基金研究中心撰写、择尔裕【智慧+】基金智能辅销系统App独家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报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往期回顾: